溺毒证
溺毒证是IgAN各种证候反复发生、逐步进展的终结果。病机变化往往已由肾体而及肾用,使肾的形态固缩,肾的气化功能进一步衰减和丧失,并致尿毒素(湿浊、痰瘀、溺毒)潴留体内,出现各种虚实兼夹,阴阳错乱的复杂现象。
主症:口气或呼气时有尿臭,肾功能重度下降[GFR≤29mL/(min·1.73m2]。次症:纳呆、泛恶,面色不华(贫血),畏寒怕冷,形神疲惫。舌脉:脉细弱,舌淡苔腻。
治法:温补脾肾,泄浊。常用核桃壳制成口服的药用活性炭吸附浊毒,温脾汤(大黄、附子、人参、干姜等)温脾肾及各类大黄制剂泄浊毒为主。
除这5个证型外,因风热、湿热、热毒所致的感冒、湿热泻、湿热淋,以及皮肤疖肿疮疡等,亦会引发或加重IgA肾病的发展,使泡沫尿或/及血尿增多,王永钧认为此时必须根据标本缓急,先予祛除。对风热上扰证,他往往用金银花、连翘、黄芩、虎杖、白茅根、芦根、蝉蜕、薄荷、蒲公英、炒牛蒡子等,以疏散风热、清上治下;对下焦湿热,王永钧则常用黄柏、白头翁、白芍、丹参、川草藓、大蓟、小蓟、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等,以清化湿热,兼安血络;对热毒疖肿疮疡,他则喜用黄连汤合五味饮合方(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黄连、黄芩、黄柏、焦山栀)以清热。
把握肾封藏失职的病机:尿中泡沫增多,尿检出现尿蛋白或/和尿血(包括镜下多形性红细胞尿),是肾气阴两虚的主要辨证依据。病机缘由肾气亏虚,封藏失职,使尿蛋白和红细胞等属于阴血范畴的精微物质随尿泄漏,导致气阴两伤。“气虚”与“阴伤”两者虽然存在着因果关系,但从临床诊察而言,“气虚”和“阴伤”多数是同时被发现的,有时,即使按传统辨证仅仅发现单纯的气虚或阴虚证,亦只要稍加时日,其隐伏的、相对应的阴虚或气虚证亦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步显现出来,这便是阴损及阳,或阳损及阴的结果。因此,IgA肾病的基础证候是肾的气阴(血)两虚证。但若肾阴虚偏盛,致水不涵木,可出现乙癸同病,肝肾阴虚,甚至肝阳上亢,可予六味地黄丸或平肝熄风汤加减;若肾气虚偏盛者,则可因火不生土, 使脾虚运弱,脾肾阳虚,致水湿、痰瘀、浊毒停蓄为患。宜伍用党参、苍术、山药、茯苓、惹苡仁、淫羊藿等健脾益肾之品。
重视肾活检提供的肾脏局部瘀血等微观辨证依据:肾病理发现的肾小球硬化/节段硬化,肾小球襻闭塞、微血栓、肾小球球囊粘连、肾瘢痕形成等,多为久病后方出现的微观病理改变,尽管此时宏观的“四诊”可能无法提供显性瘀血证的辨证依据,但它们是肾脏的局部瘀血证,可作为IgAN肾络瘀痹的重要证据之一。此时中医辨证考虑久病入络,久闭成痹,治以消癥为法。
王永钧,肾病科主任医师,名中医,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肾病内科专业委员会顾问,浙江中医药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中药新药开发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委,对内科尤其是肾脏内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门诊时间:特需门诊:周一、周四 下午。